首页 >综合 > > 正文

曲麻莱:解锁“畜”势勃发新密码 本报记者 张多钧 程宦宁

2023-08-11 18:05:45 来源:青海日报

牧归

标准化养殖


(相关资料图)

检查生长情况

草原上惬意的牦牛。喜讯传来,六月底,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牦牛良种购销合同签订暨发车仪式在曲麻莱县牦牛良种繁育园区举行,现场交易牦牛良种347头,交易额达681万元。

牦牛良种交易的背后是曲麻莱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生动实践。

曲麻莱县地处黄河源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曲麻莱号称百万牲畜大县,是全国首富县,草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退化。

今天,曲麻莱县立足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打造“世界牦牛种源基地核心产区”和“中国良种牦牛之都”为突破口,稳步实施良种繁育、高效养殖、精深分割,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努力向“全国良种牦牛第一县”和“世界良种牦牛种源地”目标迈进。

良种繁育 做强畜牧业源头活水

种质资源是畜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不解决种质资源的“卡脖子”问题将受制于人。

曲麻莱县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再次证明,对于高海拔江源地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畜牧业要想以数量取胜,几乎不可能。畜牧业出新出彩,只能依靠质量,曲麻莱县恰恰有这种优势,而且这种优势独一无二。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野牦牛数量1.6万头,曲麻莱县就有1.2万头。曲麻莱县野牦牛主要分布在曲麻河乡和叶格乡,这片区域紧邻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

2020年6月,记者在曲麻河乡措池村采访时,目睹过上百头的野牦牛群。当地牧民说,每年秋天,数量庞大的野牦牛会混入家牦牛群,与家牦牛进行交配,甚至还会“拐走”家牦牛,牧民们为此头疼不已。

野牦牛混进家牦牛群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有些牧民甚至还会驱赶野牦牛进入家牦牛群,与家牦牛进行交配,次年出生的牛犊就是野血牦牛,能为家牦牛进行畜种改良。

曲麻莱县认识到这种优势,开始重点打造野血牦牛良种繁育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约改镇长江村,曲麻莱源牧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源上牧场映入眼帘,这里也是曲麻莱县野血牦牛良种繁育园区,这里养殖了220头F1代野血牦牛,这些牦牛都是从曲麻河乡和叶格乡牧民手中收购而来。

畜牧业优势最终要转化为经济优势,打响地方畜牧业品牌,提高牧民群众收入,实现这一目的重要载体就是曲麻莱源牧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属于曲麻莱县农牧和科技局下属的国有企业。

“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牧民手中收购野血牦牛牛犊,通过统一养殖培育,进行出售,每头牦牛比牧户自行出售高出5000元左右,溢价部分扣除养殖成本后会与牧民再次进行分红。”曲麻莱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惠晓明说。

野血牦牛结合野牦牛和家牦牛优点,生长快、抗病性强且适应高海拔,成年野血牦牛公牛产肉量比普通牦牛多出上百斤。看准优势,政府层面也做了大量的扶持工作。

2022年,玉树州牦牛评比大赛中,来自曲麻莱县的一头野血牦牛拍卖出了18万元的天价,拍卖结束后,曲麻莱县还为这头野血牦牛的主人奖励了10万元。

政府层面还通过成立牦牛产业联盟,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良种繁育生产体系、标准体系、价格体系,减少扰乱市场经营的外在因素,实现良种优质优价。

此外,曲麻莱县还重点打造了良种繁育产业带,以曲麻河乡4个行政村为核心,辐射叶格乡红旗村、巴干乡麻秀村、麻多乡郭洋村及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健全曲麻莱牦牛和野血牦牛良种繁育体系。与大通种牛场共同研究探索野牦牛驯化,建立种牛幼畜集中育成、县内统一利用制度。

精深加工 把畜产品做出新花样

7月底,记者走进位于约改镇的玉树牦牛、扎什加羊体验直营店,看到店内既可就餐又可销售玉树牦牛肉和扎什加羊肉,还有畜产品精深加工的玉树牦牛午餐肉罐头和玉树牦牛肉辣酱,前来就餐和购买畜产品的牧民络绎不绝。

体验直营店的负责人王志祥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联系养殖基地进行屠宰供货,“以前这个时候,曲麻莱很难买到现宰的本地牛羊肉,如今,我们每天要宰好几只羊。”

看似一小步的转变,对于畜牧业来说却是历史性的一大步,意味着改变了沿袭千年的传统养殖模式。毕竟,传统的“靠天放牧”,牛羊处在“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循环中,要想吃到新鲜的牛羊肉,只能等到秋天。牧民秋天集中屠宰后冷冻风干,一直吃到第二年秋天。

曲麻莱县利用高效养殖改变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王志祥原本是曲麻莱县兽医站职工,与畜牧业打了30年交道。2022年底,曲麻莱源牧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王志祥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的职责一方面是推广良种繁育,另一方面是推进高效养殖。

源上牧场养殖基地内9栋高标准养殖畜棚,只有3栋是种畜繁育畜棚,其余的6栋畜棚是高效养殖玉树牦牛和扎什加羊。其运营模式是公司从合作社或者养殖大户手中收购牛羊,进行标准化养殖,遭遇极端天气时进行保暖补饲,确保牛羊不掉膘。

“目前,我们高效养殖基地内的扎什加羊有700多只,以保障我们每天的供应。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正在与一些合作社进行收购洽谈。”王志祥说。

为鼓励牧民提高出栏率,曲麻莱县政府专门拿出500万元的奖励,合作社或养殖大户将牛羊送到公司进行屠宰,按照屠宰后的肉重给予不同的奖励,这只是让利于民的一部分。

曲麻莱源牧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收购牛羊时就高于市场价,牛羊肉等畜产品完成销售后,公司再拿出利润的50%为养殖户进行分红。

“我们去年粗略算过一笔账,如果牧民将一头牦牛送到我们国有企业,收入要比传统的销售高出2000元左右,对牧民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曲麻莱县常务副县长郭朝晖坦言。

曲麻莱县为何会有这样的自信?这源于玉树牦牛特有的品质,是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成果。当下,普通牛羊肉的价格在每公斤70元左右,玉树牛羊肉却能达到每公斤150元左右,北京的市场还供不应求。尤其是玉树牦牛进北京后,由北京老字号月盛斋制成五香牦牛肉、红烧牦牛腱、香辣牦牛杂等食品,深受北京市民欢迎。

“我们企业刚刚起步,只能进行牛羊肉初加工、一些精细分割,深加工产品和熟食产品只能委托第三方企业进行代加工,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起自己的精深加工线,把握更多的主动权。”王志祥对于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

提升基础 让主导产业地位牢不可破

立秋时节,曲麻莱草原迎来了最美的时候,草原像披上了一条绿色的毯子,黑色壮硕的野血牦牛、白色的扎什加羊,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上,让草原更有生机和活力。

傍晚,天空飘着小雨,牧人布吉赶着牛羊回家,回家后牛羊就跑进了畜棚,布吉还怕牛羊没吃饱,抱了几捆饲草放到了畜棚的食槽中。

“如今的政策真是好,连牛羊都住进了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大房子,比我们以前住的帐篷都要好。”布吉忙完手头的活笑着说。

今年59岁的布吉家住约改镇长江村,家里5口人,有666.7公顷的草山,300多只羊,是曲麻莱县家庭牧场之一,在曲麻莱县,像这样的家庭牧场总共有54户。

去年,曲麻莱县为提升畜牧业发展基础,实施了“五位一体”的畜牧业基础提升工程,全县范围内挑选了12户家庭牧场,每户投资60万元进行畜牧业基础设施改造,布吉经营的家庭牧场便是其中之一。

“五位一体”具体是指300平方米的畜圏、300平方米的畜棚、60平方米的储草棚、18平方米的牧工房、8平方米的注射栏。“五位一体”畜牧基础设施的提升,使得曲麻莱县畜牧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布吉家的牧场,最引人瞩目的是现代化标准畜圏畜棚,院子里停放着可移动的牧工房,牧工房内配备了太阳能充电设施和电视,牧民转场时,牧工房也能带着转场,布吉感慨道:“如今的畜棚这么好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记得以前我们的牛羊没有畜棚,遇上极端天气的时候,牛羊病的病、死的死,一场大雪下来损失惨重。”

布吉亲身经历了曲麻莱县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80年代承包到户时,连围栏都没有,牛羊数量也少,晚上将牛羊聚拢在一起,用绳子拴住就可以。后面才有了简单的围栏,但还是防不住野狼的偷袭,2015年之后是阳光板盖的畜棚,条件才稍微好一点,牛羊也能遮风避雨,我们也会自行储备一些过冬的饲草料。”

要想畜牧业发展得好,畜牧基础设施提升是关键,尤其是像曲麻莱这样的高寒地区,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在下雪,牛羊生长缓慢,如果再做不好牛羊保暖补饲,牲畜就会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循环。

天上不会掉馅饼,美梦也不会自动成真,布吉说:“我们每年要向县高效养殖基地提供4岁以上的牦牛5头,连续提供5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支付的报酬。”

布吉算了一笔账,5年内总共要提供25头牦牛,每头牦牛按照最高售价1.5万元计算,算下来还不到40万元,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让利于民,同时提升畜牧业发展基础。

“家庭牧场提供的牦牛,我们会全部出售,用盈利的钱继续为全县其余家庭牧场实施畜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如此一来,我们畜牧业基础地位将牢不可破。”曲麻莱县畜牧和科技局局长惠晓明说。

《青海日报》(2023年08月11日 第5版:青报观察)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劳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