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携手:同舟共济 也各怀心事
“小鹏要教德国人造车了!”
“中国自主品牌又又又赢麻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不了多久,中国汽车工业将会站在世界之巅!”
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先生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先后晒出一起的合照,配文的内容与大众集团当晚宣布注资小鹏汽车 7 亿美元的公告相得益彰。
一边是雄踞市场多年历经近百年沉淀的传统豪强,一边是危机环伺成立不足十年的中国新造车,这种破天荒的官宣「牵手」迅速登上了热搜,也使得今天互联网上仿佛遍地萦绕着“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人人都知道中国电动车出息了,但那个被网友调侃非常“土”的小鹏一下子成为全村最靓的仔还是颇有些出乎意料,根据接近合作的知情人士透露,大众与小鹏汽车的接触,早在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了,且大众方面更为主动。
如果消息属实,至少能够说明大众集团开始真正正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掉队或不足,并认可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价值,与此同时,相比前段时间中东土豪“输血”高合、蔚来不同的是,新势力也从此有了百年车企的信用背书。
众所周知,小鹏汽车在新造车中的标签就是智能化,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小鹏汽车的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从2019年起开始研发,并于今年3月进行了升级,如今已经能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实现城市和高速的领航辅助。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专门打造了一个算力规模达 600 PFlops 的智能驾驶计算中心。总的来说作为一家中国本土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层面也具备数据层面的本土化优势。
相反大众电动汽车的最大短板,不是三电,恰恰是智能化。就拿ID.4来说,中控屏的交互和软件问题便是这款车型投诉的重灾区。2023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纯电动车销量只有6.24万辆,同比下降了2%,如果按照贝瑞德预测的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在2025年达到50%,那么此时此刻时间就是金钱,和条件技术已经成熟的中国企业合作便是绝佳途径。
小鹏自去年受困于G9上市“沼泽”后,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小鹏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7亿元扩大到23.4亿元,毛利率也从12.2%跌到了1.7%。面对巨大的财务压力和百年车企抛来的橄榄枝,需要“救急”的小鹏没有理由拒绝。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花了不到300天就敲定的合作,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画画重点?
小鹏技术变现公告透露,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签订了技术框架协议。据悉,何小鹏在合作敲定后与投资人进行了一次线上沟通:首先未来的合作是长期战略性合作,小鹏扮演的角色类似技术平台公司,负责提供智能驾驶系统,并在2024年——2025年收取来自大众的技术服务费而非技术授权费,直至2026年车型投产后按照销量规模获取收益,这也就意味着从明年起将会在小鹏财报的毛利率里看到很大变化。
德系内外饰+中国智能其首先双方计划共同开发两款专属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品牌电动中型车,作为大众MEB平台电动车的补充,2026年推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与小鹏汽车进行合作的主体,是位于安徽的、新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新近成立的公司,将主攻全新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开发,可以说是大众集团在沃尔夫斯堡以外最大的开发、创新和采购中心。
而2026年这个时间点与现任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计划推出的SSP纯电平台的时间点一致,按照大众的规划,大众安徽预计到到 2029 年生产 35 万 -40 万辆汽车。
也就是说三年后,大众安徽即将投产的两款挂大众标的纯电新车(目前来看有可能是一款中型轿车和一款中型SUV)将被寄予厚望,而这两台车首先是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G9车型共同研发,在研发过程中小鹏将贡献智能平台和软件,上车体和车型设计,内外饰由大众开发。
奥迪上汽合作启示其次就是奥迪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根据此前上汽官宣的消息,奥迪将使用的是智己的电动车生产平台,这次合作涉及三电系统、下车体、智能驾驶等方面。
众所周知,奥迪在长春早已经建好了一条纯电动平台的生产线——即在2024年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 PPE 平台,支持 800 伏三电系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电动化平台。与智己的合作奥迪的策略意图十分明显——双平台发展方向,即把技术这个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既缓解了智己研发的资金压力,奥迪技术上的容错率也大大提高。
从奥迪与上汽的合作逻辑来看,此次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也是一次双赢的举措,一方面小鹏未来拥有了一份可观且稳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大众花费较少的代价收获了一位“智能”赛道的强势队友,早在与小鹏合作之前,大众便意识到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智能化定是未来竞争的决胜点,包括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有着“智能”标签的企业都出现在了大众合作的名单里,即便未来脱钩等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大众的智能化业务依然会正常运行和发展。
最后,其实能够理解大家见证历史的欣慰与喜悦,但必须承认那些百年车企远未像网上流传的那样走向溃败,自主品牌与其依然在底盘行驶质感、品牌建设、海外出口运营等层面有非常大的差距,此次合作大众在供应链、制造以及销售方面的优势也是被外界共同认可的,相信小鹏选择大众除了缓解财务压力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其有更多的合作前景和商业模式的切入机会。
未来类似“大”“小”携手这样的商业合作一定不是孤例,毕竟在越来越卷的中国市场谁又不是各怀心事的同时依然选择同舟共济呢!
“如果说汽车工业的昨天来自欧洲,那么汽车工业的明天很可能会在中国。”这则来自大众前掌门人卡尔·哈恩的预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