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体验:行走中的劳动教育课堂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综合育人功能,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围绕“实践体验、智慧创造、磨炼意志、快乐成长”的劳动教育理念,探索开辟了农事体验园,引领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发农事体验园,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资料图)
农事体验园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创造劳动的机会,帮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丰富学校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完善学生人格,养成良好品德。农耕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各种劳动形式中,农耕劳动的价值无可替代。
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在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发打造了农事体验园。农事体验园分为多个板块,包括果木种植区、花卉种植区、时令蔬菜种植园、家禽养殖区、农具展示区、温室大棚等农事体验活动区域。农具展示区展示各种老式农具,学生通过认识老式农具,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农耕文化,认识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感恩意识、节俭意识。温室大棚的反季节蔬菜、南方的树木瓜果、四季常开的花卉,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农事体验园成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深受前来参训学校师生的喜爱,许多研学旅行活动也计划到农事体验园开展。
课程联结生活,学生实践中长见识学技能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论,建立农事体验园就是将教育融入生活,做有活力的教育、有生活支撑的教育。为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素质教育实践中心研究开发了一套“理论+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青少年的劳动观念,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强化认知。单纯的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有些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不一定能悟深、悟透,而现场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农事体验园就是一个大课堂。学生在这个课堂里、在行走中学习瓜果、农具、中草药、五谷、渔业等方面的知识,收获了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知识之趣。例如,在科学课堂上,讲到根、茎、叶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体验园中观察实物,辨别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可摘下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脉络”,直观感知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强化实践。在“工具的生产与使用”实践教学中,学到最原始的农具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农事体验园的农具展示区,让学生认识各类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并进行农田学耕、松土保墒等活动体验,亲自动手操作农具,感受现代化工具与传统工具的区别,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在家政功能室,学生可以“我的食谱我负责”,精打细算使用各种烹饪材料,掌握一道菜成本的基本算法,从而树立勤俭节约习惯,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提高技能。农事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比如劳动实践教师执教“冬季农作”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冬季适宜种植的蔬菜,掌握基本的种植技巧。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与价值,提高了种植技能。劳动能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参训学生认识基本的田间劳动动作,如锄地、扬土、播种等,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同时让他们懂得了冬季劳动前要暖身、提高身体机能的常识。
素质教育实践中心还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创新劳动育人方式,充分挖掘不同课程蕴含的育人价值,将劳动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制定劳动学习清单,注重劳动教育过程评价
学生在劳动中是否真的学有所得,是否能做到“手里有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素质教育实践中心通过完善评价体系来检验劳动教育成果。
中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从“会生活”“会操作”“会服务”三个方面制定劳动学习清单。“会生活”主要包括:准确辨别四种颜色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每天自觉整理自己的床铺;自己洗一些简单的衣物等。“会操作”主要包括:自己动手做2—3件纸工类玩具;选择1—2种水培或土培的植物,如绿萝、文竹、水仙等进行种植和养护等。“会服务”主要包括:服从值日分工,和同伴合作完成值日工作;主动帮助餐厅工作人员摘菜、择菜、洗菜;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到体验园除草、浇水等。劳动教育成果的检验和评价也围绕三方面的劳动学习清单展开。
劳动教育实践性强,具有综合育人功能,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评价时,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体认置于首位,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构建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元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6日第9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