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 > 正文

我们那时候,理工科的高数是按照数学力学系的教材来学的,至今觉得受益匪浅_全球观点

2023-05-03 07:25:02 来源:观察网

【本文来自《中国高校的教材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相关资料图)

guan_16829877161807

大家说的教材不是一回事,此数学非彼数学。不同难度的教材,对应不同的专业。北大的数学教材,分了ABCD四类。A类是数学、力学专业,《数学分析》这门课,两个系的学生合班上课。B类,物理、无线电、计算机等系;C类,化学、生物等其它理科系;D类,文科系。

数学系的教材,古今中外没什么差别,无论苏联、中国,还是美国,差别不大,都是要从集合论、公理体系,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构建体系。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概率论、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等等。

数学系之外理工科的数学教材,是把数学专业的各个课程分别抓取了一点东西凑起来的,因为不成体系,所以学这类教材,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不但自学不行,老师教也教不明白。

美国非数学系的数学教材,难度也是不同的,有的很详细,有的很简略。数学系的教材,除了有些销量大的经典教材外,美国人爱标新立异,很多人自创体系,把老的东西,换个说法写自己的教材,实际上没比原来的体系多出什么。

微积分,从有限抽象到无限,在计算机之前的时代,靠复变函数、级数展开解决问题。到了计算机时代,又从无限变成了有限,微分方程变成差分方程、有限元,变成行业软件。

现在怪教材的,就跟喷英语教学一样,跟学生入学率有关。

大学扩招之前,同龄人2700万、2800万,本科、大专中专招生人数20多万,招收的是1%以内的。扩招后,1千多万同龄人中,大学招生1千多万,招生60%以上。到了这个录取率,很多人学初中的知识都很吃力,没掌握好,大学的东西更不可能理解,任何教材、任何老师教都没用。

你说的也许没错。但我们那时候,理工科(物理、无线电、计算机、自控)的高数就是按照数学力学系的教材来学的,至今觉得受益匪浅。

别的系科不知道,自控在理论层面上就是数学上微分方程分支出来的,从确定性的线性时不变微分方程开始,扩展到时变、非线性、随机,再扩展到偏微分,再扩展到微分-差分方程,实变、复变、概率、泛函到更加专深的数学分支一个都跑不了,30年前流行的wavelet我到现在都没有搞明白,现在流行的深度学习则在数学上完全偏门到另一个方向了,我都不知道在理论上用什么样的框架了,一头扎到实用层面太久了,理论层面已经脱节了,惭愧。

你的有限、无限和我的理解不一样。微分变差分不改变有限、无限的性质,差分方程也有渐进稳定性的问题。有限元也一样,只是有限边界问题的差分表述。可能我的理解与数学系的理解不一样?

扩招后,高教变成普教,肯定带来新的挑战,但现在普教的起点也高得多,是否有所对冲?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劳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