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尊唐贬宋诗学思想及其时代意蕴
(资料图片)
纳兰性德以翩翩公子的形象和凄清哀婉的词作,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其生平存诗三百五十余首,数量大抵与词作相埒,亦颇有可观之处。同时留有不少论诗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学宗尚。分析他的诗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立体地认识其人其诗,从而超越过去对这位满清贵胄情深不寿的刻板印象,同时亦对深入理解清初诗学发展演变轨迹有所裨益。但目前学界对此研究尚不充分,值得进一步阐发。
纳兰性德论诗文字主要见诸《渌水亭杂识》,此书写作始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而这也正是吴之振携《宋诗钞》进入京师并引发轰动效应(康熙十年冬),宗宋风气于都下乃至全国迅速蔓延之时,尤其是“康熙十二至十四年间,京师的宋诗风潮达到了顶峰”(蒋寅《清代诗学史》),唐宋诗之争遂杂糅审美偏嗜、朝野离立等诸多问题而成为当时诗学讨论的关键。纳兰论诗有着较为明显的尊唐贬宋倾向,显然是有的放矢。面对盛行的宋诗风气,他保留了独立的诗学思考和文学立场。
纳兰性德尊唐的诗学思想,与其论诗推尊性情有关。所谓“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发乎情,止乎礼义,故谓之性”(《渌水亭杂识》),从审美倾向上,纳兰更认同随性情而发的唐诗。他在批评实践中,则多标示唐宋之别,以唐诗为高境的同时贬低宋诗。首先,从诗歌发展流变角度看,纳兰认为明季以来,“世道江河,动成积习。风雅之道,而有高髻广额之忧”(《原诗》),如果要摈弃积习自成面目,关键在于广泛取法前人。但在更具体的诗学序列中,他显然尤重《国风》《楚辞》一脉的比兴传统,并将唐诗作为此传统的延续,“唐人诗宗风骚,多比兴。宋诗比兴已少。明人诗皆赋也,便觉版腐少味”(《渌水亭杂识》),因此对比兴和赋法的使用便有了高下之别,同时关乎诗运盛衰。一般认为,面对唐诗的辉煌成就,宋人欲有所开拓,只能增加叙事说理,通过贴合日常生活的书写实现内容的扩充,追求平淡内敛的审美境界,并发展出以文为诗、以学为诗的特征。这些均离不开对赋法的广泛运用,而比兴抒情在此时期则更多地被应用于词体创作。此种风会转移被纳兰视为诗道中落的节点,“自五代兵革,中原文献凋落,诗道失传,而小词大盛。宋人专意于词,实为精绝。诗其尘饭涂羹,故远不及唐人”(《渌水亭杂识》),“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填词》)云云,即是由此立论。
其次,唐宋诗之辨往往延伸到对情、才、学的讨论,清初推尊宋诗者多强调才、学,启蒙了后来的诗学风气,即将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相统一。纳兰论诗,以性情为核心的同时,则认为:“亦须有才,乃能挥拓,有学,乃不虚薄杜撰,才学之用于诗者,如是而已。昌黎逞才,子瞻逞学,便与性情隔绝。”(《渌水亭杂识》)“如是而已”反映出其援引才学入诗颇有限度。此处不妨与雅重宋诗的钱谦益相比较,后者倡言“夫诗文之道,萌折于灵心,蛰启于世运,而茁长于学问”(《题杜苍略自评诗文》),将灵心、世运、学问三者并重,特别标明“茁长于学问”,与纳兰所言“才学之用于诗者,如是而已”迥然有别。况且纳兰将韩愈、苏轼归入“性情隔绝”一类,且不止一次提到“苏诗伤学”,显然是对由苏黄上溯杜韩的宗宋诗派不满。尤其是宋人通过才学入诗扩充体量的做法,在他看来甚不可取,“将为东坡如搓黄麻绳千百尺乎”,贬低意味甚明。此外,他又将清初宋诗重振与举业时文盛行相联系,则在唐、宋诗之审美高下的判断中暗寓价值判断,崇尚宋诗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追名逐利的象征,所谓“人情好新,今日忽尚宋诗。举业欲干禄,人操其柄,不得不随人转步。诗取自适,何以随人”,“今人论诗,唯恐一字走却题目,时文也,非诗也”(《渌水亭杂识》),均讥刺模仿宋人者所作非诗。
最后,纳兰性德对不同类型诗歌的具体分析中,也贯穿着尊唐贬宋思想。如就咏史诗言,情意兼备而不流于议论说理的唐诗,在他眼中可谓空前绝后。《渌水亭杂识》有言:“古人咏史,叙事无意,史也,非诗矣。唐人实胜古人。”“有意而不落议论,故佳。若落议论,史评也,非诗矣。宋以后多患此病。愚谓唐诗宗旨断绝五百余年,此亦一端。”所谓“此亦一端”,说明唐诗卓绝而宋人不可企及处甚多。又如咏物诗,他认为:“唐人诗意不在题中,亦有不在诗中者,故高远有味。”咏物之作“必意有寄托,不作死句”,而宋人以降的咏物之什则拘泥诗题,使事板滞,难以达到寄意遥深的境界。
纳兰性德之宗唐并不局限于理论,亦表现在他的创作上。其写景抒情多能深婉秀丽,以丰神情韵见长,如“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秣陵怀古》)、“情深不向横陈尽,见面消魂去后思”(《艳歌》)等句,富于唐诗风致。集中除拟古外,追和前人者则有《春晓曲效金荃体》《和唐李昌谷恼公诗原韵》《和元微之杂忆诗》等,均师法唐人,足见诗学蕲向。相较而言,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也确乎更贴合纳兰的性情表达,通过对元稹、李贺、温庭筠等的取法,纳兰书情写恨亦缠绵悱恻,实现了与其词风的交融互通。还须注意的是,纳兰被授以侍卫等职后,笔下多了“微臣幸属赓歌日,愿借如川献寿觞”(《汤泉应制四首》)之类的扈从奉和作品,更是以歌功颂德、装点盛世的内容体现出唐音的庙堂性。
总体来说,纳兰性德较系统地尊唐贬宋,刻意忽视了宋人在诗歌上的创造性,其批评考之史实也未必精当,而更像是以某种预设标准来对两代的诗歌进行区分,刘世南先生便觉察出恂恂温雅的纳兰却对宋诗极力诋诃的反常(《清诗流派史》)。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此归因于性情、审美的偏好,而应放在清初唐宋诗之争的背景中来理解。这里不能不提到徐乾学对他的影响。徐氏为康熙十一年纳兰乡试座主,而纳兰问学于徐乾学最勤的阶段恰与《渌水亭杂识》写作时间重合。我们知道,徐乾学“诗以汉、魏、四唐为主,不杂宋人一笔。是能主持风气,不为他说所移者”(邓汉仪《诗观二集》),他对宋诗的部分肯定也只是强调它能继承唐人。因此徐氏后来在为曾经推扬宋诗风气的王士禛作《渔洋续诗集序》时指出:“近之说诗者,厌唐人之格律,每欲以宋为归,孰知宋以诗名者,不过学唐人而有得焉者也。”特别点明渔洋“仍墨守唐人之声格。或乃因先生持论,遂疑先生《续集》降心下师宋人,此未知先生之诗也”,明确以唐音为风雅正统,同时强调唐诗温厚平易,合于治世之音。在此层面来说,宗唐实际承担着鸣国家之盛的功能,因此成为清初庙堂诗人的共同选择,代表者如冯溥、魏裔介等。宋诗所追求的尖新深刻的表达,终究“非盛世清明广大之音也”(冯溥语),这对视诗风关乎国运盛衰的统治者来说尤其敏感。纳兰性德因身份显贵,很早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以王士禛为参照,王氏受徐乾学启发放弃对宋诗的倡导,并通过《五七言古诗选》《唐贤三昧集》等作确立唐诗正宗地位当在康熙二十二年之后,而康熙十一年左右,他正以《蜀道集》的写作成为当时学宋的典范。因此,纳兰性德之诗论显然别具意义,他先于王士禛接受了徐乾学诗学思想并加以系统发展,成为清初宋诗风靡之时唐诗地位的重要维护者。
以此,纳兰性德的诗论是当时庙堂诗人推重唐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还通过创作践行了此种主张。实际上,如果从诗学发展脉络看,纳兰性德“有寄托”、“高远有味”的诗学追求中也多少能看到一些“神韵”派的影子,而立足性情,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则是格调派标举“温柔敦厚”诗教观的老生常谈。因此,纳兰尊唐贬宋的思想其实暗合了清代前、中期诗学思潮的演进趋势——唐音逐渐占据上风并确立了正统地位,这是应当予以关注的。
(作者姚蓉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姚蓉 王春)
标签: